在停车场管理制度不影响区委院内干部职工正常办公的前提下,ⅲ) 完成区委办公楼两部电梯的更新改造。 在施工单位的配合和支持下。 加班加点,对区委办公楼内的两部电梯进行了更新改造,受到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加大对区委、区政府办公楼内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力度; 完善我局小型建筑工程项目的交易管理,整理和收回历史承租人、临时拖欠承租人的租金,重新签订两年的房屋租赁合同,加强对委托公房的管理; 做好全区挂职干部住宿安排工作,及时解决了挂职干部在住宿方面遇到的困难。 县政府人才工作总结1XX县重点介绍了今年上半年全市人才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坚持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的原则,积极探索吸引人才的新途径,人才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人才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1制定出台两个文件,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及时将人才、科技等方面的相关激励政策措施纳入全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对新建效益好的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和企业孵化器,一是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涟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强化对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支撑。 意见明确。 验收合格的,分别给予200000元、100000元奖励; 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给予200000元、100000元一次性奖励; 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50000元、30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当年申请一定数量专利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确保R的68% & D年设立省级规模以上企业事业单位,重点建设南京大学淮安高新研究院涟水工作站和高沟彩印包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二是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XX县2013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意见》,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招才引智和投入。
进一步加强企业建设 & D机构。 停车场管理系统争取在县内设立南京林业大学技术转移转化机构。 通过企业家培育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技术人才集聚工程和大学生专业工程四大工程,进一步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 2积极组织三项活动,由县长吕春雷、副县长丁伟牵头。 一是XX县首次开展科技人才对接活动。 年初。
县人才办、科技局和部分重点企业参与推进在京科技合作,积极与相关高校对接。 推介会上,县政府与北京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成功签署了《校地合作战略协议》,与北京大学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污泥生态处置产业园建设项目”,江苏涟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签署了 “R & 霍诺木酚注射液D项目 ”等。 组织重点企业赴南京、上海、西安、北京等地。 二是专家教授进 “涟水” 活动。 由县人才办、科技局牵头。 开展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对接活动,邀请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农科院等10余所高校、院所的30余位专家教授到涟源洽谈合作。
依托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引导企业对接专家教授。 红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苏杭科技集团、银海木业分别与扬州大学、常州大学、中国林科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确定今世缘集团、苏米食品、嘉诚化工、逾越橡塑等20家企业参加人才引进大赛。 对参会企业的人才引进需求进行分类汇总,编成卷。 三是通过对全县企业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开展了 “100企业人才引进大赛”。
引导企业积极与高校开展 “一对一” 对接交流。 对在当地联系高校有困难的企业,县人才办积极协助开展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开展 “校企合作”。 目前,已有20家参会企业与相关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 3努力做好四项基础工作,按照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紧缺高层次人才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统计。 停车场管理系统进一步摸清了全县的人才底数。 一是开展人才工作专题调研。 重点对企业的人才状况和需求进行专题研究。
客观反映各类人力资源的现状; 充分了解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找准今后人才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明确人才引进、教育、就业、保留的方向。 为人才设立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 二是设立了人才工作专项资金。 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应当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主要用于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及人才项目的资助和奖励。 为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果,实行专项申报、逐项核实、专项资金专款、单独核算。
与科技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信委等成员单位签订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书》。 三、加强对成员单位的考核。 年初。 人才工作纳入各成员单位综合考核,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 通过科学的考核机制,促进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发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加大人才载体平台建设。 四是注重人才载体平台建设。 面向企业。 通过建设 “三站三中心” 等科技 & D与创新和业务保持平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时提高。 今年以来,华昌化工、天工云锦等企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R & D实验室,和上山果业、红窑现代农业示范园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科技试验田,通过搭建坚实的平台载体,促进了人才的不时聚集。 该县今年下半年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关于人才工作的精神。
认真对照全市人才工作目标和责任考核指标,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1完善人才工作制度。 结合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并对照涟水发展实际和人才工作现状。 编制《XX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3-2020年),明确未来几年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人才工程政策,督促科技、教育、卫生与农业要牵头制定科技人才、教育人才、卫生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进一步细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目标和具体任务,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人才工作重大问题发言制度,探索人才重要事项一议制度,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突出抓好人才引进和培养。 第二,依托产业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