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沒有禁止華為與高通合作之前,他們一直是很好的商業夥伴。 雖然華為的高階手機採用了自研的麒麟處理器,但在中低階產品中仍然有不少高通處理器。 華為每年將從高通採購5,000萬美元的晶片。 華為可以說是高通比較重要的客戶。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一旦獲得授權,華為願意使用高通晶片”,更像是無奈之舉。 畢竟美國給華為的選擇不多!
9月15日後,美國針對華為的新法正式生效。 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在與華為合作之前都必須獲得美國的許可。 這意味著什麼?華為將徹底失去晶片自研之路。 華為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是一個晶片R & D公司。 它不具備生產晶片的能力。 已由台積電代工。 美國法律頒布後,這將徹底切斷華為與台積電的合作關係。 國內中芯國際即便想繼續為華為代工生產,也需要獲得美國的許可,否則將面臨美國的製裁。 制裁。
華為自研晶片受阻,只能透過外部採購的方式走出目前的困境。 其中,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晶片不會出售給華為。 畢竟兩者的作業系統有很大的差別。 三星Orion處理器沒有全網段,也不適合華為(三星手機在中國也採用高通處理器)。 那麼,華為的選擇餘地就不大了,只剩下高通和聯發科了。 畢竟華為晶片的缺口非常巨大,這將是一筆大筆的收入。
此前,美國禁止高通與華為的合作。 這次能通過嗎?
個人認為這次通過的機率很大。 美國找到了華為的「痛點」。 早前之所以禁止華為使用高通晶片,無非是為了打擊華為,但效果並不理想,導致高通蒙損失。 想要限制華為在晶片領域的發展,採取嚴厲措施是關鍵,而台積電就是華為的「七寸」!早期的限制可以看作是川普的緊急醫療,冷靜下來後就會改變。 這從前期Intel和Arm公司對華為供貨申請獲得批准就可以看出。 美國並不是想禁止華為購買產品,只是想徹底切斷華為的自研之路。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手機未來可能會出現高通和鴻蒙系統的組合模式。 至於5G晶片,我不知道如何解讀。 華為會放棄選擇高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