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為車牌識別系統改革和發展的前沿。 高郵經濟開發區形成了冶金機械、光伏儲能、電子電力、生命健康、紡織服裝五大產業格局,擁有光存儲充電產業園、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生命健康產業園、清水灘旅遊度假區等。 為堅持增量帶動、存量帶動、總量提升,高郵經濟開發區啟動 「經濟總量突圍」 工程,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大的高質量動能。 吸引知名電池龍頭企業與現有企業共同投資重組,推動產業載體突破。 重點建設2平方公里的東部工業新區和1平方公里的北部工業集中區。
拓展能源產業載體。 引進10多家科技服務機構,與長江集團合作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項目。 該區科技產業綜合體獲批國家級孵化器,成為高郵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科技孵化器。 省食品藥品監管培訓中心高郵基地全面建成投產,被認定為省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 2017年,該區高新技術企業19家,創建省級 “兩化融合」 示範試點企業3家,省級服務型製造業示範企業4家,揚州市 「專精特新” 企業5家。
與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園區,建立波司登高郵產業園,以高郵電池產業園為共建載體,實施 「兩園合一、融合發展」 戰略,依託光伏新能源等特色產業,吸引27個重點項目,並完成並投入運行21。 去年園區經濟總量達到130.11億元,增長26.4%。 此外,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還投資了服裝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及相關配套項目。 聚焦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招商引資取得突破。 突出大而強。 創新招商引資方式,不時集聚體量大、質量高、層次高、前景好的大項目、好項目.以吸引外資為重點,大力吸引跨國公司和外資名企,並規劃建設中外共建產業園。 圍繞特色和重點產業,吸引10億元以上大項目,集聚一批有爆發力、有動力、有影響的優質項目。 突出抓好外資企業招商引資工作,推動吸引外資和外資落地取得新突破。 今年新簽約10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5個,其中投資2.06億美元的碲化鎘薄膜電池項目、投資7000萬美元的液晶面板項目、投資3700萬美元的模塊項目等外資項目3個; 民間出資項目12個,其中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8個,總投資10000萬元以上項目4個。
重點在數量和質量、推進速度和支撐上取得突破,推動重大項目取得突破。 我們將始終密切關注重大項目的建設。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提質增量。 近年來,共簽約10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65個,其中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8個。 晶鷹光電、瑞斯勒鋁棒、德潤光伏、康博光伏組件、德潤汽車零部件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後落戶。
國新燃氣發電,道爵新能源汽車,振友中板,戴卡輪轂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不僅對全市重大項目建設起到主要支撐作用,也為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發展動力。 今年以來,揚州已有新開工的風帆汽車電池項目等6個重大項目,高郵區4個考核10000萬元項目,高郵市新下達的晶鷹多晶硅錠芯片等4個重大項目,和3個項目,考核10000萬元。 康博多晶硅擴產等15個項目已投產並取得成效。 如果工業繁榮,公園就會繁榮。 高郵經濟開發區堅持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綠色化方向。 工業是開發區的命脈。
實施 「轉型升級提質」 工程,規劃以光存儲和充電 (含半導體) 產業為主導產業的1 + 2產業新的發展定位,構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引進科技含量更高、技術更先進的新型儲能產業項目,如碲化鎘薄膜電池,並同步將充電作為光伏儲能產業的延伸,構建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特色產業為支撐、高端產業為引領的發展新格局。 出台支持鼓勵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獎勵政策,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注重產業發展和創新。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人才興區戰略。 推進科技創新載體建設。
目前,已培育入庫省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家。 車牌識別系統大力強化政策引導作用,拿出420萬餘萬元用於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專項扶持資金。 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合作,推動區內17家企業與中國科學院電氣工程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校企業聯盟,達成10項技術開發合同,合同金額450萬元。 17 R & 已建成省級以上D平台和技術中心,其中省級以上企業院士工作站3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個。 歐利特能源獲批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道爵新能源等5家企業獲批省級研究生工作站。 完成了979項專利申請,並授權了361項專利。 出台了一系列鼓勵企業轉型發展、科技創新和人才開發、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升級和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文件。
今年重點抓好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抓好四個提升: 企業培育、科技創新、資本嫁接、振興重組。 高郵市率先出台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全力打造政策高地。 我們大力推進企業重組整合,成功實現了川儀科技收購美峰照明、晶鷹光電收購億霖鋁業、風帆與富威能源、南通沃德與通科電池的重組合作,。 深入推進 「100億航母10億方陣」 企業培育工程,出台10億元以上重點企業培育政策,力爭培育1家100億企業、2家50億企業、10家以上10億企業。 重點打造秦友特鋼100億巨頭,5億元、20億元以上企業8家,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100家。
推動產業特、優、強,注重產業特色培育。 突出光存儲和充電的特色主導產業和生命健康、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 著力打造有競爭力、有知名度的特色產業集群,提升工業製造業發展水平,構建高質量的產業體系。 重點培育強大的光存儲和充電產業。 依託規劃的4平方公里光存儲充電產業園,做大高性能電池省級特色產業基地的品牌效益,加快光伏電池、儲能電池、充電設備等優質高效產業項目集聚,全面推進產業鏈的補充和拓展,加快構建光存儲完整產業鏈。
以生命健康產業為重點,重點發展醫療器械產業,兼顧生物製藥、食品檢測等產業項目,加快生命健康產業園建設,推動健康產業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圍繞risler高端鋁棒、勤友特鋼球墨鑄鐵鑄造等一批重點企業的上下遊產業,聚焦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方向,引進一批具有爆發性和衝擊力的重大產業項目,打造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使之成為年開票200億元以上的產業體,全面提升了全區裝備製造業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