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車牌識別管理系統已開通: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等。 支付寶明年將對全國近10000個停車場進行升級,並將嘗試通過對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科技的探索,實現更多的現場感。 今天,上海虹橋停車場和支付寶推出了現金免費停車場。 當用戶從停車場出來時,他不需要停下來,不需要兌現,甚至不需要拿起手機。 當汽車通過時,攝像頭會在車牌識別後自動從車主的支付寶中拉出停車費。 在整個過程中,用戶實現了 「無支付感」,車輛通過時間將比支付寶節省80%。 仍在爭取更多與支付寶綁定的物品,以實現 「無支付感」,例如: face. 車牌識別管理系統就在一個月前,微博上出現了一張刷臉支付的視頻,支付寶隨後公開回應,刷臉支付確實已經完成了從實驗室到商業 * 的步驟,即將在一些門店試用。 曾經讓很多人感到 “腦洞大」,但這才三年。 當年 「空餉」 描述的場景,可以用自己的寵物和紋身完成付款。 這個 “腦洞” 無限接近現實。 近年來,圖像識別和生物識別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實際上,只要識別某物的準確率超過某個閾值,就可以嘗試將該物品綁定到支付寶。 我感覺不到。 安全保障怎麼樣? 支付寶表示,用戶可能會好奇體驗得這麼好。 經過技術計算,因車牌識別而扣錯錢的概率遠遠小於100000個。 如果車牌識別管理系統出錯,用戶將獲得全額賠償。 此外,車牌只能綁定到支付寶。 如果用戶綁定了自己的支付寶賬戶,其他人就不能綁定了。 為了實現無支付感,引入 支付寶需要智能改造的聯合收費管理系統: 高速公路剎車和車牌識別系統。 從而連接支付寶。 以及支付寶 “空付」 的效率。 估計上海虹橋機場率先在停車場嘗試 「無感支付”。 終端T1和T2的日流量接近30000倍。 如果是無感支付,每輛車的出發時間將從10秒減少到2秒以內,停車場的整體效率將提高數倍。 據虹橋機場介紹,目前,t2航站樓的車道已全部實現 「無感支付」,t1航站樓可在本月內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