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潤鑫科技有限公司 莊研究會序言
隨著通訊網路需求的不斷增加,已經從單一的語音通訊發展到高速上網、線上觀看短視訊等。 但這還不足以滿足發展需求。 重要的變化來自於過去提供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通訊技術。 隨著行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越來越多智慧型裝置的出現,在虛擬實境、擴增實境、超高清視訊、智慧穿戴、智慧家居、智慧抄表和智慧交通、無人駕駛和其他領域也會產生龐大的通訊需求。 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增長,行動通訊網路將面臨:1000倍的數據容量增長、10-100倍的無線設備連接、10-100倍的用戶速率需求、10倍的超長電池壽命等。 4G網路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因此5G技術應運而生。
電磁波5G是第五代通訊技術,主要特徵是毫米波長、超寬頻、超高速、超低延遲。 1G、4G注重人與人之間更方便、快速的溝通,而5G將實現隨時隨地、隨時隨地的萬物互聯,讓人類敢於期待透過網路與地球萬物無時差同步參與其中。電磁波進行通訊。 電磁波包括光波和無線電波。
電磁波的特性是由其頻率決定的。 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具有不同的性質,因此有不同的用途。 它對細胞有很大的殺傷力,醫學上用於治療腫瘤。 為了避免干擾和衝突,確保通訊質量,我們將頻譜資源劃分,分配給不同的物件和使用者。
手機通訊我們主要使用中頻UHF。 國內及全球主流4G頻段均採用UHF及UHF。
工業和資訊化部以通知的形式確定了我國5G(第五代行動通訊)的頻率。 工作頻段分別為3300MHz-3600MHz和4800MHz-5000MHz。 第一工作頻段的頻寬為300MHz;第二工作頻段的頻寬為200MHz。 這就是5G通訊的一個特點-超頻寬。的頻率資源越豐富,頻譜頻寬越寬。 可以達到的傳輸速率就越高——超高速。
目前國際上主要採用28GHz進行測試。 —毫米波。
5G優勢5G通訊頻段的顯著特徵:頻率越高,波長越短,越接近線性傳播(繞射和穿牆能力越差)。 頻率越高,在傳播介質中的衰減越大。 這也是1G-4G通訊無用的部分原因。
超低時延是5G非常重要的特性。 理想情況下,要求端對端延遲為1ms,典型的端對端延遲約為5-10ms。 實現5G超低時延需要遵循一些思路。 首先,空中接口的傳輸時延要大幅降低。 其次,盡可能減少轉發節點,縮短來源節點到目的節點的距離。 第三,要兼顧整體,從跨層考量與設計的角度讓空口、網路架構、核心網路等不同層面的技術相互配合,讓網路能理解時延需求不同的垂直服務。
新的幀結構:在幀結構方面,將考慮更短的子幀長度,在同一子幀內完成ACK/NACK反饋,以減少空口延遲。包經過整個網路節點,每一次轉送都意味著延遲的增加。 終端之間直接通信的模式可以實現設備之間的通信,無需透過網路傳輸。
核心網功能下沉:在4G網路中,LTE去掉了3G中的RNC,將RNC的大部分功能轉移到基地台,將部分工作整合到核心網,採用eNodeB的二層網路架構和EPC。 扁平化架構減少了節點,降低了延遲。 5G網路中,核心網用戶側的部分功能將進一步下沉到接入網,原來集中式的核心網將變得分散式,核心網的功能將更靠近終端,進一步降低時延。
Mec(行動邊緣運算):MEC將運算、處理和儲存推向行動邊界,為行動邊緣入口的服務創新提供無線可能,使海量資料能夠即時快速處理,減少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