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谷滩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建设新城区为目标,完善建成区停车场系统。 紧紧围绕乡村规划的高起点、乡村建设的高标准和乡村管理的高效能,努力解决各种问题,切实提高乡村规划建设的管理水平,促进新区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生产空间,生态与生活。 1月16日赣江畔的凤凰洲市民公园。 江西省首届 “红谷滩杯” 春季盆景邀请展正在这里举行。 冬日暖阳下姿态各异的盆景,让游人流连忘返。 此次活动由红谷滩新区管委会主办。
展示了300多盆优秀盆景,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是南昌红谷滩新区加强农村建设和管理的关键。 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缩影。 红谷滩新区2017年投入巨大。 实施了多项景观工程,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好去处。 不仅赣江市民公园四期、九龙湖公园和叠子湖公园总投资35亿元,更是高标准建设的 “部队建筑雕塑广场” 和 “牛行站、南昌起义陈列馆”,开展农村管理 “七项提升工程”,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宜居水平和竞争实力。
该地区还带 “美丽的南昌” · 幸福家园 ”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 促进农村内部功能与外部形象的统一。 四条道路 “白改黑” 工作顺利完成; 路灯 “暗改亮” 工程230节能灯改造工作已完成; 老旧小区的 “旧改新” 工程,完成了红岭花园等地下管网的完善... 一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并且对主次干道上的变电箱进行了美化,特别是 “梧桐” 、 “高标准、精细化、人性化” 的理念,促进了绿化、变色的落实。 它创造了 “一路一景、步步不同景” 的景观特色,色彩和品位得到升华,使红谷滩成为一个多姿多彩的新区。
补齐短板,提高农村 “舒适度”。 除了关注生态环境,红谷滩新区正在开发建设中。 我们还继续推进 “一刻钟生活圈”,优先安排公共服务设施,不欠新账,补上旧账,补上生活配套设施短板,提高农村的 “舒适度”。 中顺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场上方绿园的鸟瞰图。 拥有1705智能立体停车位的中顺公园公共停车场将于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该项目是全省民营资本投资的最大单体社会停车场。
红谷滩CBD中心区绿地公园地下。 它的地下空间创造了一个社会公共停车场,充分利用了农村绿地。 能有效缓解周边停车难。 新古尔滩新区农村管理和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詹洪跃介绍说,该停车场推出了智能停车系统管理系统和视频停车诱导系统,该系统具有室内蓝牙定位导航、AR真实反向搜索功能、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功能,将为业主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停车体验。 红谷滩新区深入实施 “停车场三年规划”,启动建设10个现代化、智能化停车场。 据悉,。 目前,金融大厦等4个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共有3600个泊位。
便捷的生活让百姓感受到农村面貌的变化。 风景秀丽的红谷海滩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 特别是对红谷八路的临时农贸市场进行了大力改造。 加快农贸市场建设。 建成了莲台滨江、新居花园、九龙湖花园等一批农贸市场。 建成学校24所,学校建设步伐加快,全区共规划中小学46所。 特别是去年,教育投入10亿元,新建、改建学校17所,蝶子湖学校、九龙湖教育新学校正式开学。 但是周围有学校,菜市场和购物中心,尽管它们是新建筑。 这里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我们生活舒适。 家住莲台天悦社区的李阿姨说。
创新方法,提高农村的 “智慧”。 以灯杆为载体,你见过能 “说话” 的路灯吗?在干江中大道与世茂路交界处架设的集成智能路灯。 集智能照明、微基站、WiFi传输、视频监控、信息发布、充电桩等诸多便捷功能于一体。 当市民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可以按下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下的紧急按钮,与监控中心实时通话。 努力让智慧乡村建设更有成效,为群众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 “智慧” 生活。
这些 “智慧” 手段的应用,恰恰是红谷滩新区政府依托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的支撑。 红谷滩新区停车场系统率先在硬件标准化统一、数据获取精准、系统建设全面、应用管理便捷等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管理创新。 不时提高农村建设和管理的运行效率。 率先与市数字城管平台对接,建立了 “红谷通” 智能管理应用系统。 目前运行良好,共通报70000起,整改率99%。 通过 “线上” 远程视频监控和 “线下” 联合执法队伍执勤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率先设立建筑垃圾执法岗位。
建筑垃圾违法处置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 “工地一张图”,对新区在建工地、临时工地、出土工地实施视频监控,率先开发了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运用智能分析技术,第一时间发现各类现场违法行为,自动形成案例推送给执法人员及时处置。